- 当前位置:学历提升 -> 新闻内页
在天宗针灸学派的养生世界里,穴位就像身体的宝藏,隐藏着无尽的健康奥秘。而足三里穴,无疑是众多穴位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它有着 “万能穴”“长寿穴” 的美誉,从古至今都备受医家与养生爱好者的推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寻足三里穴的养生密码,开启健康生活的新篇章。
足三里穴的位置与由来
足三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找它其实并不难,当我们屈膝 90 度时,先找到膝盖外侧的凹陷,也就是犊鼻穴,从这里向下量 4 横指(约 3 寸),在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处,就是足三里穴的所在。
还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站位弯腰,将同侧手的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 4 指向下,中指指尖所指之处便是。关于它名字的由来,“三里”,其中 “里” 可理解为寸,意味着本穴气血物质运行至三步之外,且此穴是胃经气血营养物质所能抵达的最远之处 ,所以得名 “足三里”。
强大的养生功效
脾胃的守护者:中医常说 “脾胃为后天之本”,而足三里穴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它就像是脾胃的专属保健师,能显著调节脾胃功能。当脾胃虚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腹泻或者便秘等问题时,刺激足三里穴往往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长期坚持刺激足三里穴,能让脾胃这个 “后天之本” 更加稳固,为身体源源不断地输送营养。
气血的助推器:胃经是一条多气多血的经脉,作为胃经的重要穴位,足三里穴在促进气血生成和运行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气血充足,我们才能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当气血不足,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时,足三里穴可以发挥作用,它能像一个能量泵一样,推动气血的运行,改善气虚的状况,让我们重新焕发出活力。
身体的免疫增强剂:足三里穴还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经常刺激它,能够激发身体的自愈能力,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帮助我们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无论是在流感高发的季节,还是日常的健康维护中,足三里穴都能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正如古人所说 “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这里的 “不干”,指的就是经常艾灸足三里穴,可见其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地位。
多面手的健康呵护:除了上述功效,足三里穴还是个 “多面手”。它对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头痛、头晕、产后乳汁不足等也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它还能调节月经、理气行滞,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困扰。它甚至在缓解更年期障碍、腰腿疲劳、皮肤粗糙等方面也能发挥作用,堪称是身体的全方位健康小卫士。
简单易行的按摩手法
按法:用中指或拇指螺纹面轻轻按住足三里穴,力度由浅入深,缓缓增加,让穴位处产生酸、麻、胀、痛的感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 “得气”。稍作停留后,再逐渐放松力度,如此往返按压,每次持续 3 - 5 分钟,每天可进行 1 - 2 次,早晚空腹时进行效果更佳。
一指禅推法:将拇指螺纹面或靠近指甲的前端,轻柔地放置在足三里穴处,以肘部的力量带动腕力前后摆动,或者沿着足三里穴向下推动。这种手法比较温和,适合初次尝试穴位按摩的人。
揉法:运用拇指指腹或掌根部分,稳稳地压按在足三里穴上,以腕关节或掌指关节为主,做回旋状的缓和揉动。揉动的幅度不要过大,速度也不宜过快,保持均匀的节奏即可。
温通经络的艾灸之法
艾灸足三里穴,是借助艾草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的目的。准备好优质的艾条和艾灸盒(也可以直接手持艾条),点燃艾条后,将其置于足三里穴上方约 3 - 5 厘米处,以能感受到温热但无灼痛感为宜。
若是使用艾灸盒,可将其固定在穴位处,使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均匀地渗透至穴位深处。每次艾灸时间大致在 15 - 20 分钟,以穴位局部皮肤微微泛红、温热感渗透至深层组织为度。
艾灸过程中,一定要时刻留意皮肤状况,避免烫伤。对于虚寒性体质者,如平日里手脚冰凉、易疲劳、脾胃虚寒的人,艾灸足三里穴的效果更为显著。长期坚持艾灸此穴,不仅能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强体质,还能缓解关节疼痛、提升睡眠质量,让你从内而外焕发健康光彩。
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适用人群:足三里穴尤其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慢性疲劳综合症等人群作为日常保健的良法。对于想要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人来说,刺激足三里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注意事项:孕妇在孕期的前三月和后三月应避免刺激足三里穴,因为刺激该穴位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对胎儿造成影响。患有严重凝血障碍、皮肤病、局部感染或肿瘤的患者不宜自行按摩该穴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风险。在按摩或艾灸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就医。
足三里穴,这个身体自带的养生宝藏,操作简单却功效强大。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坚持日常刺激,就能让它为我们的健康发挥最大的作用。
从现在开始,开启你的足三里穴养生之旅吧,让健康常伴左右!如果你在养生过程中有任何心得或疑问,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交流,让我们一起探索更多的健康奥秘。
联系地址: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华神大厦B座五楼; E-mail:sckxys@foxmail.com
秘书处:028-87788670;事业部:028-87769288;秘书处医小古:15756591911;医宗微课网-您身边的医养课堂
版权所有 ◎2008-2024 四川医宗天康中医学研究院 ㊣版权声明 四川养生网 蜀ICP备130154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