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学历提升 -> 新闻内页
中医认为肥胖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体重异常增加,并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证。《黄帝内经》提出“膏人”“脂人”体质分型,强调“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致肥机制。中医对肥胖核心病机的认识
阳气不足,痰湿壅滞
《景岳全书·非风诸证治法》认为“肥人多有气虚”,因其“阴盛于阳”,故又“多湿多滞”,以气虚为本,痰湿气滞为标。
脾胃虚弱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脾胃俱虚……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脾主运化功能失调,湿浊内生,形成“脾虚生痰—痰阻气机—加重脾虚”恶性循环。
肝郁气滞
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调畅一身之气机。情志刺激,首先影响肝脏疏泄功能,致使肝脏疏泄失职,气机紊乱,气血运化失常,气机郁结,影响脾胃升降及胆汁排泄,加剧代谢紊乱。
肾阳虚衰
《景岳全书》强调“阳非有余”与肥胖相关。肾阳不足,火不暖土,脾阳亦不足,脾肾阳虚,水谷精微不得运化转输,亦可为膏为湿为痰,发为肥胖,形成“虚胖”。
三焦气化失常
肺脾肾三脏功能受损,气机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化生为气血津液,而为膏、为湿、为痰、为浊。《中藏经》提出“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
体重管理养生药膳
茯苓薏米山药粥材料: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鲜山药100克,粳米30克。
做法:将鲜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备用。将薏苡仁洗干净,清水浸泡2小时后,与粳米和研成细粉的白茯苓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待粥煮至半熟时,加入山药块继续熬煮,直至所有食材均煮烂即可。
用法用量:作为主食食用,每周食用3~5次。
功效:补益脾胃。
赤小豆鲫鱼汤
材料:赤小豆100克,鲫鱼1条(建议选用新鲜活鱼)。
做法:将赤小豆洗净,用清水浸泡数小时至泡发涨开(通常需要6~12小时,也可提前一晚浸泡)。鲫鱼洗净后煎至两面微黄,将煎好的鲫鱼和赤小豆(连同浸泡的水一起)放入瓦煲或砂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2小时,直至赤小豆煮烂、鲫鱼熟透、汤色浓郁。
用法:作为日常汤品饮用,适合在秋冬季节或体内湿气较重时饮用。通常每次饮用1碗(约200~300毫升)左右,每日饮用1~2次。
功效:利水消肿,健脾和中。
荷术茶
材料:荷叶30克,苍术15克。
做法:将所有药材按照用量比例准备好,并清洗干净。将药材放入砂锅或不锈钢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以浸没药材并高出药材表面2~3厘米为宜。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煎煮,通常煎煮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不等,直至药液浓缩至适量,将药液滤出,即可饮用。
用法:可作为日常饮品饮用,也可在饭后服用以增强其降脂减肥效果。通常每天饮用1~2次,每次饮用200~300毫升左右。
功效:健脾祛湿,消食导滞。
佛手玫瑰花饮
材料:佛手10克,玫瑰花5~10朵(或6克)。
做法:将佛手和玫瑰花分别拣去杂质,洗净后放入茶杯或茶壶中,注入适量沸水(水温最好在85~90摄氏度之间)。盖上茶杯或茶壶盖,焖泡5~10分钟。
用法:作为日常饮品饮用,代茶频饮,随喝随添水,直至色浅味淡。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联系地址: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华神大厦B座五楼; E-mail:sckxys@foxmail.com
秘书处:028-87788670;事业部:028-87769288;秘书处医小古:15756591911;医宗微课网-您身边的医养课堂
版权所有 ◎2008-2024 四川医宗天康中医学研究院 ㊣版权声明 四川养生网 蜀ICP备130154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