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通知公告 -> 新闻内页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中医药养生治未病基本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以见微知著的在线教学形式得以彰显。
医宗微课网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中医药养生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所以,医宗微课网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医宗微课程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重点及教学核心聚焦的优势。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15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医宗微课程单例教学内容较少,但是针对性更强。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医宗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学生的需要;“医宗微课网”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医养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医养微课堂”。
医宗微课程占用资源容量较小,灵活方便学习。
从大小上来说,医宗微课网教学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师生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医宗微课网选取的中医药等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社会实践中的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就大专院校得名学校教育而言,医宗微课网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医宗微课网推崇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
医宗微课网教学内容或是临床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医宗微课网成果简化、多样传播。
微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微课课程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但是微课课程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
医宗微课网是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也要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值得注意的是,医养微课网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其分类方式是开放性的。
医宗微课网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医宗微课网平台功能要在满足中医药医养微课程,是在“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医养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
交流与应用是医养微课网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的医养微课程;定期在基层开展基于区域“医宗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医宗微课网的线下结合线上的教研新模式形成。
联系地址: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华神大厦B座五楼; E-mail:sckxys@foxmail.com
秘书处:028-87788670;事业部:028-87769288;秘书处医小古:15756591911;医宗微课网-您身边的医养课堂
版权所有 ◎2008-2024 四川医宗天康中医学研究院 ㊣版权声明 四川养生网 蜀ICP备130154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