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通知公告 -> 新闻内页
各级康养服务站点,各位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相关人员:
为有效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相关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按照国务院及有关单位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具体要求,我会组织编写“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方案”,请参照执行。 现通告如下: 一、适用对象 1、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 2、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 二、家居环境 1、条件允许情况下,居家治疗人员尽可能在家庭相对独立的房间居住,使用单独卫生间。 2、家庭应当配备体温计(感染者专用)、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三、基本要求 1、各级服务站点,要充分发挥各自依托的“中医馆/诊所”、“药店”等资源优势,做好组织、动员、引导、服务、保障、管理等各项重要工作。 2、对于空巢独居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居家治疗特殊人员,要建立台账,做好必要的医疗服务保障。 3、居家治疗人员根据说明书规范进行抗原检测,必要时可向各级“康养服务站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申请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有需要的人员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和口服药指导。 4、各级服务站点在收到居家治疗人员提出的协助安排外出就医需求后,要及时了解其主要病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急危重症患者做好应急处置,并协助尽快闭环转运至相关医院救治。 5、个人防护中,与居家治疗人员接触时,应当做好自我防护,尽可能保持1米以上距离。 四、居家治疗人员自我管理 1、居家治疗人员应当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无症状者无需药物治疗。 2、居家治疗人员服药时,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如患有基础疾病,在病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剂量。 3、如出现以下情况,可转至相关医院进行治疗。 (1)呼吸困难或气促。 (2)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 (3)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4)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5)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6)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到达医疗机构。 4、居家治疗人员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居家治疗人员要做好防护,尽量不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 5、感染防控要求 (1)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气扇等进行机械通风。 (2)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 (3)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应当洗手或手消毒。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 (5)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 (6)居家治疗人员日常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时清洁消毒,感染者个人物品单独放置。 (7)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治疗人员每次用完卫生间均应消毒;若居家治疗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可每天进行1次消毒。 (8)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 (9)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 五、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 1、发热症状/常用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 2、咽干咽痛/常用药物:地喹氯铵、六神丸、清咽滴丸、疏风解毒胶囊等 3、咳嗽咳痰/常用药物:溴已新、氯溴索、愈创甘油醚、乙酰半胱氨基酸等 4、干咳无痰/常用药物:福尔可定、右美沙芬等 5、流鼻涕/常用药物: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6、鼻塞/常用药物:赛洛唑啉滴鼻剂等 7、恶心/呕吐/常用药物:桂利嗪、藿香正气水/胶囊等 六、新冠病毒中医治疗方案 新冠病毒感染肺炎中医辨证属于“湿毒疫”范畴,通过辨证论治、标本兼治的原则采用中医药治疗,达到缓解临床症状、减少病情加重、促进病毒的清除为治疗目标。 1、寒湿疫方(轻型患者) 适用范围:畏寒,乏力,周身酸痛,恶心,腹泻或大便稀。舌质淡,苔白厚腻。 方剂:生麻黄6g、生石膏15g先煎、杏仁9g、羌活15g、葶苈子15g、贯众9g、桂枝9g、葛根15g、藿香15g、佩兰9g、苍术15g、云苓45g、炒白术30g、焦三仙各9g、厚朴9g、焦槟榔9g、煨草果9g、炙甘草6g。 中药煎服方法:诸药煎至300ml,每日1剂,分3次口服。儿童一次2ml/kg,每日3次。 2、宣肺败毒方(轻型患者) 适用范围:发热,咳嗽,咯黄痰,气促,腹胀,便秘。舌质红,苔黄腻。 方剂:麻黄6g、杏仁15g、生石膏30g先煎、薏苡仁30g、桑白皮15g、藿香15g、青蒿12g、虎杖20g、马鞭草30g、芦根15g、葶苈子15g、竹茹9g、甘草6g、金荞麦15g、金银花20g、连翘12g、枇杷叶15g、牛蒡子15g、菊花15g、蝉蜕9g、桔梗12g。 中药煎服方法:诸药煎至300ml,每日1剂,分3次口服。儿童一次2ml/kg,每日3次。 3、肺脾气虚证(恢复期患者)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 9g、陈皮 10g、党参 15g、炙黄芪 30g、炒白术 10g、茯苓 15g、藿香 10g、砂仁 6g 后、甘草 6g。 煎服方法:诸药煎至300ml,每日1剂,分3次口服。儿童一次2ml/kg,每日3次。 4、气阴两虚证(恢复期患者) 临床表现:乏力,气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低热或不热,干咳少痰。舌干少津,脉细或虚无力。 推荐处方:南北沙参各 10g、麦冬 15g、西洋参 6g,五味子6g、生石膏 15g、淡竹叶 10g、桑叶 10g、芦根 15g、丹参 15g、甘草 6g。 煎服方法:诸药煎至300ml,每日1剂,分3次口服。儿童一次2ml/kg,每日3次。 5、正虚邪恋证(恢复期患者) 适用范围:肺脾气虚、余毒未清,Ct值持续低于35,可合并有焦虑、烦躁、情绪不畅等症状,舌淡红,苔薄白。 推荐方剂:炙黄芪30g、炒白术12g、茯苓15g、藿香12g、砂仁6g (后下)、化橘红12g、柴胡6g、酒黄芩9g、丹参15g、南沙参15g、桔梗12g、蝉蜕9g、僵蚕9g、姜黄6g、佛手12g、合欢皮15g、炙甘草6g。 煎服方法:诸药煎至300ml,每日1剂,分3次口服。儿童一次2ml/kg,每日3次。 6、中医非药物疗法/针灸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可酌情开展针刺治疗。 适用范围:轻型患者有发热、咳嗽、咯痰者。 推荐穴位:主穴:合谷、尺泽、孔最、曲池、外关、足三里、丰隆、阴陵泉、太溪。配穴:心火亢盛加内关,肝气不舒加太冲,肝胆湿热加太冲、阳陵泉,针刺方法:每次选择6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 7、其它中医适宜技术 根据患者病情,可开展中医按摩、中药熏洗、中医穴位推拿、芳香疗法、穴药膏贴、本草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 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抗原检测指南 1、居家治疗人员可通过药品网络销售电商等购买抗原检测试剂,也可通过所在的社区(村)或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购买抗原检测试剂。 2、各级康养服务站点要为辖区内有需求的居家治疗人员,特别是老年人,提供获得抗原检测试剂的便利。 3、居家治疗人员可以按照说明书要求和流程自行进行检测和结果判读,也可以联系各级服务站点的志愿者,在其远程指导下完成检测和结果判读。 八、结束居家治疗的条件 如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九、基本保障 1、要求各地“康养服务站点”充分发挥积极模仿带头作用,切实担当负责。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指定专人承担感染者居家治疗健康咨询工作。 2、为居家人员提供康复指导支持和心理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加强对辖区居家康复人员的巡查指导和健康监测。 3、各地“康养服务站点”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用药品、抗原检测试剂、指夹式血氧仪等储备,切实满足居家治疗人员用药和健康监测需求。 特此通告 四川省科学养生促进会 2022年12月16日
联系地址: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华神大厦B座五楼; E-mail:sckxys@foxmail.com
秘书处:028-87788670;事业部:028-87769288;秘书处医小古:15756591911;医宗微课网-您身边的医养课堂
版权所有 ◎2008-2024 四川医宗天康中医学研究院 ㊣版权声明 四川养生网 蜀ICP备130154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