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四川新闻 -> 新闻内页
挂牌运行百余日 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交出亮丽成绩单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以下简称“川南临港片区”)今年4月1日挂牌至今,已过去100多天。短短100余天,这块中国新一轮改革的“试验田”,成为创新发展的“新热土”,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通过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制度建设、经济发展协同推进初见成效。1-6月,全区累计进出口总额52937万美元,增长1041.4%;其中出口额达49486万美元,增长1058.4%;
截至7月21日,新注册企业1159家,注册资本97.7亿元;川南临港片区结合实际积极完成试点任务,在制度创新、企业新增注册数目、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已复制推广其他自贸区创新经验136项,自主创新经验30项;
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既有对过去的总结,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下一步,将确保实现全年新增注册企业3000家以上,注册资金300亿元以上,引进市外到位资金300亿元以上。”川南临港片区党工委书记刘光明说,力争全年推进实施《总体方案》80%以上的试验任务,完成50%以上;复制经验150个以上,确保形成创新案例100个以上。
高效——
新注册企业突破1000家
6月30日,“泸州造”第一部智能手机四川友信达正式下线,该项目从签订合作协议到产品正式下线,仅用了122天,再现了“泸州速度”。为了纪念首批“泸州造”手机下线,其中999台还印上了特殊印记销往全国。
“我们要让全国各地的客户都知道这是产自川南临港片区的手机。”四川友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建江说。
“高效”“快速”是泸州大力度推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的关键词。自挂牌以来,泸州把中国(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建设作为一个突破性、战略性、引领性的工程,推动酒城向“区域政策环境新高地、经济增长新高地、开放合作新高地”快速迈进。
“川南临港片区的设立将使泸州的开放度大大提升,更多国际国内资源将涌入泸州,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会将泸州当作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生产基地和产品贸易集散平台,由此将激发大量的融资和供应链服务需求。”泸州临港辉睿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咏梅说,出于这样的考虑,她回到了家乡泸州,参与川南临港片区的建设。
在吸引投资的同时,川南临港片区主动对外招商,引入中信集团、万达集团、碧桂园3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恒天1家国际知名企业。截至6月底,川南临港片区新注册企业1112家,突破“千家”大关。
围绕功能提升和产业发展,川南临港片区还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实施总部经济大厦、保B进出口展销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硬件基础设施条件正在不断改善。整合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支持片区建设,设立100亿元自贸区产业发展基金,筛选各类项目73个,计划总投资532亿元。
围绕产业布局确定招商重点,川南临港片区确立以航运物流业为核心,以食品饮料、健康医疗、电子信息、金融服务为重点,先行推动出台促进先进制造业、融资租赁业、进出口加工贸易等6大产业发展措施,组建10个专业招商组,在金融、智能终端等重点行业和深圳、上海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目前,已签约34个智能终端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300亿元。
智能终端产业是泸州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以建设沿江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为目标,推动泸州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推进临港物流核心区、保税加工贸易区、高端制造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国际贸易中心区、区域性金融服务区等六大产业功能区建设,提升区域产业承载力,力争培育出智能终端、白酒产业、融资租赁三个‘1000亿级产业’。”川南临港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快捷——
行政审批时限平均提速80%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综合试验区,其核心是制度创新。7月20日,川南临港片区首张全程电子化办理的营业执照出炉,标志着企业登记注册真正进入电子化审批时代,实现了申请人和受理审核人员的“零见面”“零跑路”,让行政审批进入了“高速时代”。
企业愿意落户川南临港片区,不仅在于川南临港片区大力实施招商引资,还在于该片区出台了系列便利化政策。
川南临港片区挂牌运行的第19天,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行政审批局正式运行,这是全国首个在自贸区成立的行政审批局。该局运行以来,已初步形成30余项创新成果,涵盖行政审批“单一窗口”、商事登记创新等内容。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周琴告诉记者,目前,该局已试运行“十证合一”以及“一章办结”的新方法,用行政审批局的一个印章替代其他30多个部门的印章。
此外,按照国际通行的“透明度”原则,川南临港片区还开展了电子政务大厅建设,办税大厅已实行“互联网+风险提示、银税卡、网上直报、电子发票”等便民新举措。近期,行政审批局还将推出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实现政务服务审批移动办公。届时,企业、群众可通过网上咨询、预约、申请、受理等程序办理相关业务,让入驻企业实现“非接触办结”。川南临港片区挂牌以来,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均比法定时限平均提速80%。
“试验田”成创新发展“新热土”
川南临港片区行政审批局建立“一口受理、接办分离”审批机制以来,整合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建立商事登记、项目投资、社会事务、建设交通等6大模块的“一窗接件”模式,推行“统一收件、内部流转、联合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发证”的企业注册模式,将企业注册由原来最长的20个工作日降到1个工作日,提速达95%。
100多天里,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行政审批局大胆创新,深入开展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试点改革,加快推进创新政务服务改革,初步形成30余项创新成果,涉及行政审批、国地税、工商、仲裁等单位,涵盖行政审批“单一窗口”、商事登记创新等内容。
截至6月底,《总体方案》159项改革任务中,川南临港片区承担的145项,已推进58项,已完成13项;已复制推广其他自贸区创新经验136项,自主创新30项。截至7月21日,新注册企业1159户,注册资本97.7亿元,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以上企业195家;商贸服务企业835家,电子信息企业71家。
务实——
国际贸易新格局初步形成
6月29日,泸州港与德国杜伊斯堡港口股份公司在成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两港将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围绕铁路班列、港口服务、贸易与供应链等重大事项,开发连接杜伊斯堡和泸州地区的跨洲际物流合作,建设中欧铁路货运主通道,共同创建泸州与杜伊斯堡“港对港”合作。
这只是川南临港片区主动向外借力、为自贸区对外开放打开协同发展空间的缩影,目前,川南临港片区协同、开放、合作的国际贸易新格局初步形成。
建网络,已经与12个城市和地区签署合作协议;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合作,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自贸驿站”;继续巩固与沿江港口合作关系,泸州至武汉、南京、上海的集装箱班轮航线达30班/周;开通泸州-成都、昆明等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10班/周)。
建平台,川南临港片区在川内率先上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快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开放平台功能升级。1-6月,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监管保税货值7543万美元,同比增长1153%;完成关税和增值税3818万元,同比增长984%。
建机制,川南临港片区在成都、攀枝花、德阳等地建立无水港,与成都青白江、遂宁、乐山等地签署合作协议。加强与川滇黔渝结合部周边城市合作。
同时,还与澳大利亚巴罗莎市、深圳前海自贸区、广东自贸区广州南沙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福建自贸区平潭片区、遂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9个区域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构建人才、产业、通道等方面合作共赢关系。
坚定的改革决心、务实的改革举措、快捷的发展步子,使川南临港片区这块19.99平方公里的改革创新“试验田”正在成为发展的热土。
联系地址: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华神大厦B座五楼; E-mail:sckxys@foxmail.com
秘书处:028-87788670;事业部:028-87769288;秘书处医小古:15756591911;医宗微课网-您身边的医养课堂
版权所有 ◎2008-2024 四川医宗天康中医学研究院 ㊣版权声明 四川养生网 蜀ICP备13015422号-1